会议动态
首期Webinar“海上智能自主航行船研究进展”成功举办
2018/6/7 9:05:48
2018年5月26日16时至18时,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学生分会承办的“船海青年说”(Youth Talk on Maritime Technology)世界海事技术会议学生线上交流主题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海上智能自主航行船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lligent Autonomous Navigation Ship),主讲嘉宾为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的李鑫研究员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刘佳仑副研究员。
来自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有关企业的专家学者们参加了此次在线交流。
会议第一位主讲嘉宾李鑫研究员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创新中心智能船项目部主任,是全球首艘获得船级社智能符号的智能船舶“大智”号iDolphin38800吨散货船技术负责人、工信部重大科研专项——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技术负责人。
李鑫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什么是智能船舶(Smart Ship),以韩国现代、英国罗罗公司以及欧盟国家的智能船舶技术为例,详细为听众介绍了智能船舶的国外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并为我们讲述了智能船舶从1.0时代的智能互联到2.0时代的智能物联再到3.0时代的无人自主的发展阶段。李鑫研究员表示,如今的智能船舶已经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模式和机会,包括船舶营运、设计建造、配套技术、船舶检验、港口物流等在内的船舶行业都在经历着升级变革和创新创造,智能船舶将使船舶营运变得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效。之后李鑫研究员又详细讲解了智能船舶系统中运用到的感知技术、网络及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为大家带来了来自未来的船舶智能化技术。最后,身为中船iDolphin38800吨散货船——“大智”号的技术负责人,李鑫研究员又为大家介绍了这艘船全新的总体设计理念和一些前沿的智能功能,同时他也很清楚智能船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发展战略,相信中国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时代来临。
会议第二位主讲嘉宾刘佳仑博士是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无人船舶运动控制、内容和船舶操纵性、桨舵互扰、舵设计及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刘佳仑博士陈述了国内外船舶智能化、自主化的最新研究动态。刘佳仑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目前传统航运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比如传统船舶带来的环境压力、运营压力、航运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由此提出发展自主船舶(Autonomous Ships)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之后刘佳仑副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对智能船舶的应用实践进展和我国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支持,详细介绍了在我国湖州(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进行的内河智能集装箱船的研发和测试,讲解了我国已经攻克的纯电池动力、无轴轮缘驱动推进、船舶自主航行控制等关键技术。
-------开彩蛋啦-------
会议全程视频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ATtSptnk609JLodbV10Eg
密码:xxlw